在学书创作中,在理念上有了彻底扭转,回过头边临帖边思考,不断反省自己,日积月累随记了不少感思,皆为临帖时兴所至,撷部分如下:
书法要去掉自己的书写习惯,拒绝杂耍,书归正道,无我,要回归古人,取法古人的精典,临帖应作为重中之重.多临帖,少创作.
临帖过程中,除规范笔法外,应注意上下贯气,左右顾盼,章法布局的风云变化,亦应注重墨法,临的过程分对临,背临,意临三阶段.
学<圣教序>可参照羲之尺椟或唐宋人的法帖,以解用笔使转之法.
米芾用笔爽利,有时速度偏快,但笔意却凝润古厚,巧妙绝伦,其融汇贯通之法大矣.
王羲之<十七帖>临习注意:点画使转抑扬顿挫,风云变化内中虛静,并要有节奏感,掌握字法,勿使拥塞,使笔画简约而不简单,掌握笔画质量.
就书而言:学古乃知天地,汲今乃古之精粹寓于我,与我心会焉,以我之时代表现而己.
临帖不易贪多,应反复推敲,点画使转,入笔,收笔,搭接营建等.
米字多奇瑰,富性情,心思透彻全形于书中,临时不能呆板,习气的地方,应克服.
读帖宐魏晋,宋代经典,明淸帖可参考有益的东西
张旭狂草的最大特点之一,是造型异态,变化万千,狂草书多依赖于特异天性的创造,创造最大的空间是字形的创造,草书创作应放在首位.现在书坛误区:重笔法轻造型
书道若被一点一画所困难出思想樊篱,无法为至法,书道乃境界之高度,更重修为.
现在提倡国民书法教育刻不容缓,很多人处在书法盲目状态,不懂书法审美,不知雅俗.
写字先练形.临帖时,要有作品意识.
回归传统,回归古人,一下子回到源头上去,临帖须一字一字过关,不能抄帖,书法看的是:笔墨,韵律,提按,使转,心态,情趣.
粗细变化不是通过提按来完成,是通过起伏来完成,线条质量要求行笔要果断,平实,饱满.